/

ai

自从工作以来,我对 ai 的看法一直是偏消极的。不能理解复杂的业务、常常出现幻觉、自以为是的困在上下文里无法自拔、简单的任务也需要复杂的提示词、除了新开一个对话框一切从零开始,似乎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…Claude Code 等一系列终端 ai 工具出来之后,情况有所好转。我不知道是它利用了终端给程序员的安全感,还是真的通过不断迭代,变得更聪明了,但这种改变依旧是杯水车薪。

除了对 ai 能力的质疑之外,我担心现在写下的提示词,会成为以后重要偿还的技术债。每次写下提示词,看着 ai 生成的我看得懂但想不到的代码,就会产生一种深深的无力感,仿佛回到了做高考题时看参考答案的时候——更令人绝望的是,很多时候 ai 提供的解决方案并不是最优解,甚至有很明显的错误,却依旧是我当前无法达到的层次。

近期,和燕耳聊过一些之后,又没那么焦虑了。元宇宙 10 个月、区块链 14 个月、NTF 头像 9 个月,这些红极一时的噱头就像浪潮,来的快去得也快,但生成式 ai 面世已有三年,在互联网领域已经算是证明了价值,并且有不少落地的产品,短时间内暴雷的可能性不大。这样想来,我紧盯着一些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解决的问题不放,倒是显得有些守旧派了。

不知道 ai 会走向何方,那就一起见证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