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

重新执笔:博客停更两月记

自上次更新博客已经有69天了。本以为博客停更只会持续一个多月,等忙完毕业答辩的事物就会衔接上,未曾想着一停就是两个多月。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我还是太低估自己的惰性了。所幸这两个月我并没有停止阅读博客,依旧保持以往的习惯。尽管再忙,也要抽出时间定期查看 RSS 订阅。此外,我还新发现了一批博客,并从中订阅了一些。

这篇博客写于我从成都前往九寨沟的高铁上。行程很长,大概两个多小时,有足够的时间让我放空、思考。其实在毕业答辩完成后,我便开始思考起之前未完成的 Gorm 和 Git 的笔记应该怎么写。可越思考,越觉得有一种「这样的笔记真的有用吗?」的感觉。我写笔记的初衷是给自己看,以后忘记相关知识点之后可以尽快查阅并回忆起来——能高效查文档对于一个程序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。可我的笔记也是从官方文档而来,并其简化一些罢了,并无我自己的思考,而这一类笔记在互联网上随处可见,而且比我的更详细,更通俗易懂。

作为程序员,我并不喜欢读中文博客圈里的大部分技术文章,我想原因并非是技术很无趣,而是因为它们被书写的方式缺乏个性。作为一个读者,我想要读到的是作者为什么开始了解这种技术、做了什么、踩了什么坑、学到了什么、思考了什么,而不是复制粘贴的代码附上几句零散的文字。同样地,那些只有原文引用的书摘我也读不下去——我为什么不直接去读这本书?就像读大语言模型生成的内容一样,我宁愿读提示词,因为类似的答案我也能生成出来,我更想看到把内容呈现给我的人究竟想了些什么
—— 稻草人周刊 Vol.30

这段话彻底打消了我的疑惑,也让我明白了自己到底是想写一些什么东西。我选择做个人博客而不是公众平台,本就是为了规避愚蠢到极点的内容审查机制。既然如此,就应当写一些有思考、有内容的东西,对自己负责,日后自己再次阅读,也会觉得——诶呦,这写得不赖嘛。

以后,我应该不会写类似学习笔记的博客了。不过我还是要把已经开了头的两个坑给填平,做事讲究个有始有终嘛。接下来一段时间应该会写四川旅行的博客,毕竟有m1ngsama的催更 :(

名字,那就叫「周末の巴蜀游记」。